
姓名: 李 明 出生年月:1964年9月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
办公地点:崂山、四方校区图书馆
办公电话:0532-88956987
所属学院(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电子邮箱:liming928@263.net
专业及研究方向:有机化学,有机合成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6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至1998年3月在新疆师范大学工作,任化学系副主任,副教授;1998年4月至2014年1月至今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作,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1月至今,任图书馆馆长。系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硕士生指导教师,青岛市优秀教师,工科有机化学系列课程省教学团队负责人,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有机化学建设专项资助课程负责人,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专业化学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第二位),国家特色专业—应用化学建设主要成员(第二位)。
教学工作情况:
1. 主讲课程:
高等有机化学(本科)、有机反应机理(研究生)、有机化学实验
2. 主编教材
作者 |
教材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杨丰科、李明、李国强 |
基础有机化学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1.8 |
李明、李国强、杨丰科 |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1.8 |
杨丰科、李明、李凤起 |
系统有机化学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3.8 |
李明、刘永军、王书文、于跃芹 |
有机化学实验 |
科学出版社 |
2010.8 |
3. 教学成果:
1.《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09年获山东省高等教育理论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位);
2.《工科有机化学课程建设与实践》2005年2月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同时获青岛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位);
3.全面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科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2004.12,山东省实验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同时获青岛科技大学实验教学改革二等奖(第二位);
4.加强合成强化分离培养能力强化素质, 2000.12获山东省实验改革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同时获青岛科技大学实验教学改革二等奖(第一位);
5.2012年工科有机化学系列教学团队获山东省教学团队(第一位);2012年荣获校教学研究二等奖;
6.2009年,有机化学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荣获学校教学研究一等奖(第二位);
7.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实践, 获2004~2006年度校级实验教学改革一等奖(第一位);
8. 2008.10,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国家教学团队(第二位);
9.《系统有机化学》获2008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二位);
10. 2006年,应用化学获青科大首届品牌与特色专业,同时获青岛科技大学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第二位);
11.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实践, 获2004~2006年度校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第一位);
12. 2010-2012,“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位);
13. 2010-2012,“化学实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位);
14.绿色化学技术合成吡唑、嘧啶等杂环化合物, 2007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研究生,郭维斯,指导教师:李明
15.新型双吡咯二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2008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本科生:潘磊,指导教师:李明
4.教改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经费 (万) |
主持 /参加 |
起止日期 |
1 |
工科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山东省教育厅 |
|
第一位 |
2012-2015 |
2 |
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专项资助课程---有机化学 |
山东省教育厅 |
5 |
第一位 |
2007.5-2009.12 |
3 |
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国家教学团队 |
教育部 |
30 |
第二位 |
2009-2012 |
4 |
应用化学-国家特色专业 |
教育部 |
30 |
第二位 |
2009.10-2012 |
5 |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央-地方共建基金 |
国家财政部 |
500 |
第二位 |
2002.2-2005.11 |
6 |
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建设, (A05011) |
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立项重点资助项目 |
4 |
第二位 |
2004.12-2007.12; |
7 |
山东省有机化学精品课程 |
山东省教育厅 |
9 |
第二位 |
2007.6-2010.12 |
8 |
有机化学校极精品课程 |
青岛科技大学 |
3 |
第二位 |
2005-2007 |
9 |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教育厅立项 |
学校 100 |
第二位 |
2002.11-2004.11 |
10 |
有机化学教学团队 |
青岛科技大学 |
|
第一位 |
2010.12-2012.12 |
11 |
有机化学实验教材 |
青岛科技大学 |
3 |
第一位 |
2008.12-2011.12 |
5.教学荣誉
1.2014年3月,山东省教学名师奖。
2.2009年9月,青岛市优秀教师;
3.2009年9月,山东省优秀硕士生指导教师;
4.1998-2000年度青岛化工学院优秀教学效果一等奖;
5.2001年,青岛科技大学“十佳”育人标兵;
6.2002年,青岛科技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7.2003年,评为毕业生首届“我最喜爱的老师” ;
8.2008年,青岛科技大学优秀教师。
6.科研工作情况(简要介绍)
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叁项(21372137, 20872074, 2057205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叁项,其中重点项目一项(ZR2012BM003, Z2008B03, Y2003B01),其他课题多项。已在研究成果在Angew. Chem. Int. Ed.,Green Chem.,Org. Lett.,Chemistry–Eur J.,Adv. Synth. Catal.,Inorg. Chem.,J. Org. Chem.,Org. Biomol. Chem.,J. Comb. Chem.,RSC ADV.,Eur. J. Org. Chem.,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为构建多种天然产物结构单元或活性骨架的杂环化合物提供方法学依据。2016.12获山东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目前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1)新型多组Domino反应研究;(2)金属催化反应;(3)具有生物活性的杂环结构单元的方法学研究;(4)绿色化学;(5)精细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