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旭教授 |
基本信息 |
姓名 |
混旭 |
出生 年月 |
1975-10 |
照片 |
 |
实验室 房间号 |
812 |
研究 方向 |
生化分析与诊断 |
邮箱 |
hunxu@sohu.com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毕业时间、学校、专业、最高学历 |
2008.06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博士 |
国内外学术兼职情况 |
《山东化工》编委 |
主要学术荣誉称号及获得时间 |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不 超 过 400 字) |
利用现代光谱及分子探针技术,研究建立生物活性物质高灵敏度的分析检测方法,为生命科学研究及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分子水平信息。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纳米粒子探针的设计与制备,以及其在免疫分析及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检测中的应用;食品安全检测,食品中毒素和违禁药品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构建和新型微型测定仪器的研制。 |
近 3 年 的 论 文 论 著 情 况 |
成果名称 |
刊物及时间 |
署名次序 |
Concatenated logic gates by amplified chemiluminescence of hemin/G-Quadruplex DNAzyme based on a nonlinear 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 |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2017, 246, 734–739 |
1/5 |
Sign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entropy-driven molecularswitch for ultra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DNA and Salmonella typhimuriu |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2016, 225, 420-427 |
通讯作者 |
Scaling up an electrochemical signal with a 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 coupling nanocatalyst label for DNA detection |
Chemical Communation, 2015, 51, 7100-7103 |
第一作者 |
A chemiluminescence assay for L-histidine based on controlled DNAzyme catalytic reactions on magnetic microparticles |
Microchimica Acta, 2015, 182, 565–570 |
第一作者 |
Aptamer biosensor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dopamine using ubiquitous personal glucose meters |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2015, 209, 596–601 |
第一作者 |
Aptamer biosensor for dopamine based on a gold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carbon nanoparticles and thionine labeled gold nanoparticles as probe |
Microchimica Acta, 2015, 182, 1797-1802 |
第一作者 |
Peptide-based biosensor for th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using magnetic particle-bound invertase and a personal glucose meter for readout |
Microchim Acta, 2015, 182:1669-1675 |
第一作者 |
DNA-based 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 for signal amplification and ultra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 of gibberellic acid |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2014, 202: 594 |
第一作者 |
Design of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thiols based on the cleavage of the disulfide bond coupled with thionine modified gold nanoparticles-assisted amplification. |
Chemical Communation, 2013, 49: 9603 |
第一作者 |
Signal amplified strategy based on target-induced strand release couplingcleavage of nicking endonuclease for the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ochratoxin A. |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3, 39:145 |
第一作者 |
近 3 年 的 项 目 情 况 |
名称 类型 |
项目来源 |
项目编号 |
负责人 |
起止时间 |
经费(万) |
基于目标诱导链释放的高灵敏度信号放大技术的构建及食品中毒素检测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1275085 |
混旭 |
2016.01-2019.12 |
79 |
生物条形码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植物激素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1005045 |
混旭 |
2013.01-2016.12 |
80 |
基于目标诱导链释放的高灵敏度信号放大技术的构建及食品中毒素检测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1275085 |
混旭 |
2010.01-2012.12 |
19 |
近 3 年 的 获 奖 情 况 |
类型 |
等级 |
名称 |
完成人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新型生物传感技术的构建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
1/3 |
2014年青岛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 |
三等奖 |
新型信号放大技术的构建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
1/3 |
高水平科技论文突出贡献奖 |
校级 |
2008-2013年度高水平科技论文突出贡献奖 |
1/1 |
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 |
厅级 二等 |
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及其应用 |
3/4 |
近 3 年 培 养 学 生 情 况 |
年份 |
人数(硕/博) |
获奖情况 |
参加会议名称及人次 |
2014 |
2 |
校级优秀研究生 |
|
2015 |
2 |
国家奖学金 |
|
2016 |
3 |
国家奖学金 |
|
2017 |
2 |
一等奖学金 |
|
其 他 (标 志 性 成 果 及 参 加 学 术 会 议 介 绍) |
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的权威期刊《化学通讯》、传感器领域的最高权威期刊《生物传感和生物电学》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3.0以上30篇,5.0以上12篇)。申请专利26项,授权专利16项,主持国家级项目等10项,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三等奖1项,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2016年度山东化工精英人物称号,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2008-2013年度高水平科技论文突出贡献奖1项,校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1项。 |